English   |   中文版
国际院士科创中心         

多学科技术交叉创新、多产业商业模式互补创新

多层次立体研发体制创新

多学科技术交叉创新、多产业商业模式互补创新

多层次立体研发体制创新

你的位置 : 项目中心>科研项目

中科院院所 (微)生物 | 农畜牧 项目

2021-04-05

1.png2.png3.png4.png

26.png27.png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疮痂病在块茎表面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疮痂状病斑或者网状病斑等,病斑并不深入薯内。该技术通过架设悬空苗床进行无土栽培,达到彻底切断传播途径。采用高温并配合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调节基质酸度。蛭石使用两季后及时更换,苗期每隔10天叶面交替喷施福施壮和寡糖,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收获。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盐碱地土壤改良材料和技术


ETS复合微生物菌群含40%好氧微生物与60%厌氧微生物,可有效的吸附、分解多种无机和有机物质,快速发酵腐熟禽畜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料。结合前期好氧快速分解及后期厌氧深度腐熟,可杀灭物料中的病菌、残留成虫和虫卵。菌群在盐碱土壤中亦能快速繁殖,加速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矿化,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盐碱地的通透性,加深耕层,抑制返盐;腐殖质能有效结合土壤中多余的钠离子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环境工程中微生物技术的开发


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环境污染中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无毒、无污染,且资源二次利用,变废为宝。从牛粪堆肥中筛离获得一株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该菌对蛋白、淀粉、油脂和纤维素等具有降解作用,能在高温50℃条件下生长;在此基础上开发制成的高温腐熟降解菌剂用于有机固体废弃物(畜禽废弃物、农业有机物料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取得了显著性成效。以生香酵母和乳酸菌为主要功能菌株的除臭菌剂,配以高温腐熟降解菌剂用于生态厕所,能快速降解人体排泄物,同时有效抑制臭味的产生。该技术已与江苏和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特种经济作物专用肥的开发


在农用特种经济作物专用菌肥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大田试验、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性成果。针对生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从生姜种植地筛选分离到的蜡蚧轮枝菌等真菌可有效预防根结线虫,并且定植能力强,预防病虫害的同时促进生姜生长;以此菌开发制成的生姜功能性微生物菌肥进行大田试验已达100多亩,经测产每亩产量11-12(毛重),与对照组相比每亩增产5000斤左右。中心还开发了以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拮抗镰刀菌等致病真菌引起的苹果根腐病技术。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生姜功能性菌肥的应用推广


2018年生姜功能性菌肥的研发应用推广试验,2019年中心与唐山丰润区旭通生姜协会合作开展为期近一年的大田试验及推广示范。20191015日,在唐山市科技局、中国科学院唐山中心、丰润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唐山市成功举行现场验收及技术交流会。经过现场测量和行业专家认定,生姜功能性菌肥技术实现增产34%以上,并且生姜品相和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经估算,农户单此轮种植每亩地平均增收5000多元,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此次技术示范的带动,农户们对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更具信心,为今后我中心系列绿色生态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生物发酵饲料的研发


以豌豆糖蜜、玉米粉、麸皮、花生壳、玉米芯等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本实验筛选的优良菌株(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等)为接种剂,进行生物发酵饲料的研发。目前在研的产品有单一菌种发酵饲料和多菌种发酵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的饲料黄褐色、颜色一致,有微生物发酵后的特殊香味,粗蛋白>20%。发酵饲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营养丰富、益生菌含量高,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品质与消化利用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在健康养殖中发挥独特作用。


成果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5.png6.png7.png8.png9.png

10.png12.png13.png14.png15.png16.png

 

 17.png18.png19.png20.png

21.png22.png23.png24.png25.png

 

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


生物碳盐碱地改良与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利用生物炭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特性,将生物炭与微生物菌肥(菌剂)和有机肥组合应用,有效提高生物炭、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的各自功效,激发三者的互作改良功效。该技术2014-2015年在宁夏示范应用300余亩。移栽羊草缓苗率提高30%,产量提高45%;土壤pH值降低0.36;容重降低12.5%;碱化度降低38.0%。复合改良材料一次性投入430/亩,投入产出比为1:1.41.9,净增收入160452/亩。


成果来源: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滴灌高值林果(枸杞)水盐调控栽培技术


滴灌高值林果(枸杞)水盐调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控制滴头正下方20cm土壤基质势的次生盐渍化防治水盐调控方法、精确施肥灌溉制度等。该技术在宁夏中宁红梧山荒山使用,在不进行荒地土壤培肥的情况下,枸杞的产量与同地区黄河水灌溉良田的水平相当,并且灌水量和施肥量仅为同地区黄河水灌溉良田水平的1/31/2。随灌溉水进入根系分布区的盐分不断向下淋洗,维持林果根系分布区的盐分平衡,并且用于盐分淋洗的深层渗漏少,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和化肥的淋失,具有节水、省肥、高产等特点,为滴灌林果农田解决土壤积盐问题提供了方法,该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来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土壤重金属污染高效修复菌株及技术


 现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成本偏高、吸附效率偏低,修复周期偏长,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培育了一种高镉抗性平菇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6084),菌棒和子实体同时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


  通过该技术在土壤pH值为8.9的碱性土壤中土壤重金属的富集量可达180g//年以上,年修复效率为11.2%是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修复效率的23倍,修复周期的1/3;具有富集能力强、时间短、成本低等诸多特点,所富集的重金属还可以被提取出来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成果来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粮食生产潜力与风险评估技术


  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气象、以及环境要素数据,分析影响全球不同区域的粮食主导生产要素的潜力及其利用强度与效率(休闲率、耕地面积、种植结构)、环境要素及其异常(干旱、极端温度等)发生频率和期望减产数量,实现了粮食生产要素潜力的风险评估。本技术可以对区域作物生长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动态分析,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警,实现了粮食生产风险的定量评价,可用于基于遥感的农业保险服务,及环境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评估等。


成果来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基于替代饲料的瓢虫养殖技术,实现了瓢虫的工厂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产品用于设施农业、园林、家庭的蚜虫的防治;新奥霉素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用于作物病毒病的生物防治,属新农药产品,现已广泛用于辣椒、番茄等蔬菜病毒病的防治;针对“毒韭菜”泛滥,研发出专用于韭菜害虫韭蛆的“昆虫病原线虫”。产品使用后,杜绝了韭菜上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施用,生产出安全绿色韭菜产品。


成果来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家蝇蝇蛆的养殖与开发利用


 家蝇是开发利用较早的资源昆虫,已得到了国际上广泛而持久地重视。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大笔资金用于蝇蛆的开发利用,关注昆虫资源的食用、药用和环保价值。 家蝇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资源其开发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最浅层次的利用是发挥家蝇重要的生态转化功能,即在利用家蝇处理生物质废料的同时,大量生产高蛋白蝇蛆,这是一项一举多得、变废为宝的措施,既可以净化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生产蝇蛆和有机肥料。蝇蛆最直接的利用是代替动物蛋白喂养动物,这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降低饲养成本,二是增加产量,三是提高产品质量,家蝇幼虫已被用于喂食畜、鸟、貂、蛤蚧、鱼、蜈蚣、蝎子、牛蛙、鳖等动物,并取得很好的效益。蝇蛆的更深层次的开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蝇蛆的营养活性成分生产优质保健品的原料;


2)蝇蛆还被用作提取抗菌物质原料;


3)蝇蛆可以作为甲壳素生产的原料;


4)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家蝇的基因组,由于家蝇的生长效率高,转基因家蝇可以作为高效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生物生化药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家蝇养殖与研究的国家级研究单位。在家蝇蝇种的选育与驯化以及养殖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欢迎合作,共同深层次开发利用蝇蛆资源。


成果来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高抗逆酿酒葡萄品种北红北玫


“北红”和“北玫”具有高抗寒旱、抗病、果实含糖量高、酿酒品质独特等特点。2011年引入宁夏,目前在贺兰山东麓栽植2800余亩。三年以上树体可以实现露地安全越冬。抗病性强,在减少施药次数一半的情况下,果实和叶片病害很少。生长势强,早果、丰产性能强,第三年亩产可达600㎏。果实着色好,糖分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酿制的葡萄酒颜色艳丽,口感醇厚,果香突出,特色明显。新品种的推广可解决葡萄酒产业目前存在的果实品质低、在冬、春季需大量劳动力进行埋土防寒与出土,及在生长季需要喷施大量化学农药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食用安全性差和葡萄酒同质化等问题,可促进我国葡萄酒产品的多样化,提高葡萄酒产品的竞争力。


成果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小群散养鸡舍


根据草原的资源环境特点和鸡的生活习性,提出了规模化小群散养模式,开发了一种专用鸡舍(专利编号:ZL201621099947.3),每舍可供25-30只鸡栖息,防天敌、防群死群伤。节约劳动力80%,出栏率提高到85%以上。已生产的1000套鸡舍在内蒙古锡盟、通辽、赤峰、承德等地示范效果良好。该鸡舍适用于草地、林地、农田、果园、庭院。


成果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油用牡丹高效栽培


中科神农模式“油用牡丹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模式”(成果登记号3392017Y0189),适合在中原地区推广应用;该成果集成创新了牡丹栽培技术,实现了油用牡丹2年苗定植后,第4年亩产牡丹籽300公斤左右,提早1-2年进入丰产期。


  黄土高原模式“黄土高原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成果登记号:3392018Y0125,适合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该成果依托发明的牡丹专用膜,实现了油用牡丹在半干旱地区的立体高效栽培,极大地加快了牡丹产业生态化的步伐。


成果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高抗逆酿酒葡萄新品种及配套栽培、酿造技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逆酿酒葡萄新品种‘北红’和‘北玫’,高抗寒,在新疆石河子市连续4年冬季只下架不用埋土,即可正常生长、结果。抗病性强,果实发育期不用药或用药很少,适宜进行有机栽培。酿制的葡萄酒,品质独特,宝石红色,入口柔和,酒体平衡,香气清新,‘北玫’具有悦人的玫瑰香味。高抗逆酿酒品种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解决葡萄酒产业目前所用欧洲种品种在冬、春季需大量劳动力进行埋土防寒与出土,及在生长季需要喷施大量化学农药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食用安全性差和葡萄酒同质化等问题,提高我国葡萄酒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为新疆乃至我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今后劳动力成本逐步增高及葡萄酒市场竞争日益激列的中国发展广阔发展前景。


成果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铁皮石斛、金线莲、雪莲、红景天产业化技术


建立了完善的铁皮石斛、金线莲、红景天和雪莲人工繁育成套技术,可以随时进行产业化开发;已建立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脱毒种苗,而且可以周年高效生产“绿色”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


1)铁皮石斛和金线莲组培试管苗售价为3.0元以上(成本<1.0元),每公斤鲜重价格1000元以上,移栽苗成长18个月后即可开始收获,亩产鲜重达300公斤以上,销售组培苗和鲜药材利润显著;


2)红景天市场价格从2003年的6.5/公斤上升到现在的80/公斤以上,作为临床用药和常规保健用品,其需求量不断攀升,现有野生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


3)雪莲注射液和风湿胶囊对治疗风湿症具有良好作用,由于盲目采挖,雪莲资源日益贫乏,价格昂贵。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玛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玛咖( Lepidium meyenii Walp,Maca)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生长在海拔3000-4500 米高原植物。研究表明:玛咖含有玛咖酰胺、生物碱、芥子油苷、玛咖多糖等多种功能成分,玛咖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平衡血糖、缓解更年期症、抗前列腺增生等多种作用。随着玛咖的普及和食用效果的显现,玛咖产品成为中高端消费人群保健首选,玛咖正在成为我国健康产业中的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形成数百亿的玛咖健康产业。


  技术工艺及特点:


1)采用常温超声强化提取玛咖功能组分,提取温度低、时间短、能耗低,且活性成分保留率较高。


(2)根据玛咖不同功能成分的极性,分级提取分离,开发出不同功能产品。


(3)采用膜分离、层析分离等制备玛咖各种功能性组分,如高纯度玛咖酰胺单体。


4)通过体外实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人体试吃等优化生产工艺,建立质控体系,保证产品功能和生产稳定性、一致性。


5)研究建立了DNA分子条码技术,可对市售玛咖产品进行真伪、掺假鉴别。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秸秆气爆变性新技术与生态板生态肥产业化示范工程


  项目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生产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量可达上千万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0%。利用秸秆生产生态板材是解决目前人造板行业普遍面临的原料缺乏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寻找到合适的出路。以丰富廉价的秸秆为原料生产生态板材是板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占有较大的市场的比例。 目前国内外秸秆板材的技术可概括为:研究众多,产业化困难。


 存在的主要难题是:


  (1)秸秆表面富含蜡质和有机硅,常用粘合剂难以粘合; 


  (2)需用MDI助剂,价格昂贵,需要专用脱模剂;


  (3)采用分级式铺装机,需使用有垫板铺装传送装置;


  (4)细胞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组分与木材不同,传统的方法纤维分离,得率低,形态差,造成传统技术很难使秸秆板材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在多年对秸秆组分特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汽爆秸秆人造板制造专利技术“变性秸秆材料及其用途”,解决了工艺方面的难题,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是通过变性秸秆技术解决天然秸秆不易加工的问题,二是热固化过程中,控制一定的含水量使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氢键重排,从而提高生态环境材料机械强度;三是利用变性秸秆生产生态环境材料,其工艺不加任何胶料,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其残渣可加工成饲料或有机肥,实现秸秆生物量全利用。 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目前和新疆、浙江等企业正在商谈合作,产业化序幕已经拉开。项目实施取得成功后,将秸秆变废为宝,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环境污染,能为当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年产1.5万吨秸秆生态板材工厂为例,利用本工艺路线,可新增销售收入2025万元、利税746万元。本项目实现成功后,可在全国建立多个秸秆生产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纸浆与腐植酸肥料联产技术


  该技术采用基于黑液肥料化利用的制浆工艺,即以钾碱和亚铵制浆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浆工艺,利用氢氧化钾和亚硫酸铵脱出木素,将脱出的木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低分子量的高效腐植酸,黑液中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外,还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钾和氮元素,以这种黑液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腐植酸钾肥料。腐植酸钾是一种优良的有机钾肥,其市场的销售价为4000/吨以上,同时,用腐植酸钾为主要原料,与无机氮肥和磷肥进一步制备成腐植酸复合肥料,视养分含量不同,其售价在2500元左右。 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消除黑液污染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采用改变前端制浆工艺和末端黑液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集成技术,解决黑液污染问题,并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 采用该技术工艺,原有制浆和造纸设备无需改变,现有生产设备均可使用,只需建设一条与之相配套的肥料生产线即可。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新技术及其真菌杀虫剂大规模化生产


  现代农业技术的落后引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作物减产;农药的滥用损害了人类的健康。目前,白僵菌杀虫剂是世界上大规模应用的几种主要微生物农药之一,而且其应用潜力与市场需求还在继续拓展。本项目中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反应器被有效放大,达到了纯种培养与大规模产业化要求,实现了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杀虫剂大规模生产。完成了真菌杀虫剂微粉剂和白僵菌油剂等剂型的加工工艺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制订出真菌杀虫剂的企业标准,从而为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打下基础;该固态发酵较好地解决了常规开放式固态发酵罐易染菌、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病,对生物制品的生产品种有较普遍的适应性。 专利和进展情况:有5项专利获得了授权,其中一项为美国专利。已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年产1000吨真菌杀虫剂大规模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反应器开发与配套生产真菌杀虫剂产品的基地。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包裹型木质素缓释肥料生产技术


  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的历史和耕作习惯由来已久,化肥大量使用所带来的危害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有机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有机缓释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机缓释肥的养分含量远远高于传统农家肥,肥效持久、养分利用率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是绿色农业的首选肥料,有广阔的市场。本项目用天然木质素和工业木质素为包裹材料,通过特殊的包裹工艺对尿素和无机复合肥料颗粒进行包衣。由于木质素降解缓慢,并有微细孔,可以控制养分的均衡释放,使肥料养分达到缓慢可控的释放,提高肥料利用率。这种肥料属物理型缓释肥料,释放期可以控制,制备成本较低,市场定位在蔬菜基地和果树园艺等方面。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用造纸厂污泥制备有机肥料技术


  肥料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造纸厂的污泥现在是作为废弃物来处理,送往垃圾场填埋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将活性污泥进行适当的处理去除有害成分,利用其有效成分加工成农用有机肥料,既可以解决造纸厂的污染问题,又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商品有机肥。因此,将造纸活性污泥进行肥料化的科学有效利用, 既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采用污泥快速干燥与有机肥料制备相结合的技术,使造纸污泥在短时期内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标,彻底消除污泥的危害,并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


成果来源: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优质甜高粱新品种及青贮喂饲牛/羊技术


建立了完善的铁皮石斛、金线莲、红景天和雪莲人工繁育成套技术,可以随时进行产业化开发。;已建立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脱毒种苗,而且可以周年高效生产“绿色”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1)铁皮石斛和金线莲组培试管苗售价为3.0元以上(成本<1.0元),每公斤鲜重价格1000元以上,移栽苗成长18个月后即可开始收获,亩产鲜重达300公斤以上,销售组培苗和鲜药材利润显著;2)红景天市场价格从2003年的6.5/公斤上升到现在的80/公斤以上,作为临床用药和常规保健用品,其需求量不断攀升,现有野生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3)雪莲注射液和风湿胶囊对治疗风湿症具有良好作用,由于盲目采挖,雪莲资源日益贫乏,价格昂贵。


成果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畜禽粪尿全链条资源化解决方案-智能堆肥反应器


智能堆肥反应器将储存和处理过程合二为一,通过调氧控温、理化固氮和微生物降解,实现畜禽粪尿快速无害化、资源化和氨气零排放。该技术与传统堆肥技术相比,无害化处理时间缩短60%-70%,产品养分含量提高15%-20%,增收400/吨。全国50%推广可创收7000亿元;减少畜牧业氨气排放30%-50%,减少化肥用量27%


 该技术依托“渤海粮仓”项目,建立畜禽粪尿“养殖场原位处理-有机肥集中加工-种养联盟消纳”的政产学研统筹的推广应用模式,构建了种养结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提质增效的粮食生产模式。


成果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优质甜高粱新品种培育及喂饲牛/羊技术


  通过传统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能源型甜高粱和多次割型甜高粱新品种多个,同时也培育出耐盐型甜高粱“中科甜 438 ”和“中科甜 968 ”,分别通过耐盐品种鉴定,并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能源型甜高粱系列品系简介:一般产量68/,含糖量15%左右(与甘蔗甜度相当),使用相同量的青贮甜高粱和玉米喂饲奶牛,喂饲甜高粱比玉米 每头牛每天产奶量增加 1.50Kg 左右; 喂饲甜高粱的肉牛比喂饲玉米的 每头牛每天增重0.4 kg。同时一般甜高粱生物量是玉米产量的 1.5 倍左右 。该品系较耐盐碱,可耐PH7.0 ,盐碱度8‰)或 PH8.5盐碱度 6‰)。


成果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甜高粱的规模化栽培技术


  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实现了甜高粱的机械化播种;成功研发出适合甜高粱播后苗前除草剂配方及苗后除草剂配方,很大程度节省了人工。


  根据甜高粱与玉米的营养互补,增强甜高粱抗倒伏, 在国内我们首次提出甜高粱和玉米混种、混收、混贮、混喂一整套技术; 通过在宁夏和新疆的示范推广,目前这套栽培技术得到不少企业和牧民的认可。


成果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中国顶级荷斯坦公牛遗传资源库


  项目概况:为解决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奶牛品种差、单产低得瓶颈问题,建立超级奶牛国家战略资源库,研发现代育种关键技术体系,通过推动超级奶牛产业化,助推我国北方奶业产业加速实现跨越式升级,为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资源与关键技术支撑。 本研究属于技术驱动型,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和高效率的科研发展特色,通过新的研发体制和各界合作的新模式进行科技产业化运作。科技成果具有高端种质资源、高新育种技术、高品质终端产品和低价格的特点。担负在天津树立中国现代化奶业标杆的使命。 


  本研究对我国奶牛遗传品质提升以及现代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使我国逐步摆脱奶牛育种落后的局面。使我国培育出世界级优质公牛,加速奶牛品质提升。建立超级奶牛种质资源库及胚胎干细胞育种技术体系,与天津农垦集团奶牛发展中心合作培育一批超级奶牛种公牛,为天津及我国北方大规模改良中低产奶牛提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 社会经济效益: 对我国奶牛遗传品质提升以及现代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使我国逐步摆脱奶牛育种落后的局面。使我国培育出世界级优质公牛,加速奶牛品质提升。预计50头公牛的冻精年收入可达6000万人民币,使牧场或农户增收约10亿人民币。 


  合作方式: 合作研发


成果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蚯蚓产业链配套生产技术


  项目概况:蚯蚓体是公认的天然药物资源宝库,而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复合氨基酸是蚯蚓体中有益人体的三种主要药效成份。该项目是以蚯蚓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社会资源,创建小地域农业综合发展模式试点工程。所谓小地域,可以是一个自然村,一个乡或者一个县,将“蚯蚓产业链配套技术”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循环系统,围绕着蚯蚓产业相关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逐步发展一系列互为原材料的蚯蚓制品连锁加工厂,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互为原料,内部转化的社办工业经营模式。产业链中的产品成本可以相互补贴。例如蚯蚓鲜体的成本可以从蚓粪复合肥、配合饲料销售收入中全部收回来。反之亦然,因此蚯蚓产业链既有链又有环,技术含量高低搭配,是一种整体性抗风险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旦试验成功,便可以克隆出许多“同种基因”的新农村,其存在意义远大于当地一时政绩,是一种极具示范意义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 


  技术创新性: 蚯蚓产业链配套技术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创建零成本蚯蚓库存”。


  通过高科技手段先行提取其中平均只占蚯蚓体3-5%的高附加值成分(主要为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氨基酸),以收回蚯蚓养殖成本,而超过95%的蚯蚓体剩余部分就成为“零成本原料库存”。蚯蚓精细化工为蚯蚓产业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最大量的蚯蚓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循环系统提供了物质保障。 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复合氨基酸是蚯蚓体中有益人体的高附加值成分,为实现其大规模生产,通常需要设计三条工艺、建设三条生产线分别进行生产,不仅对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该项目成功解决了过去不能兼容的三条生产过程在同一个分离装置上,完成技术整合,实现了“不同生化工艺路线整合技术”创新。 


  项目现状: 项目组经过13年的研发,最终完成了包括3项专利在内的13项蚯蚓产业链配套项目,并建立了一套简易蚯蚓精细化工项目中试生产线,目前运转良好,奠定了蚯蚓特色农业试点工程的基础条件: 


(一)1996年创办了蚯蚓产业链配套项目研发基地——“北京双螺旋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旨在“以蚯蚓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农业,创建小地域农业综合发展模式”。 


(二)建立了一套简易蚯蚓精细化工项目中试生产线,固定资产约150万元,并最终完成了包括3项专利在内的13项蚯蚓产业链配套项目。 


(三)整合社会资源初见成效。将“蚯蚓特色农业试点”落地上庄西马坊村已获得上庄镇政府许可,并已经落实相关细节。 


(四)已开始承接年产值100万元的小批量粗品蚓激酶供货订单,年均订单量为300万元左右。这只是蚯蚓产业链子项目中的单一产品。 


  项目规划:目前,技术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希望引进市场机构,灵活开展合作,计划3-5年建成千吨规模蚯蚓产业发展中心,创办一系列互为原料的蚯蚓制品生产连锁工厂,创建可推广的小地域蚯蚓产业与农业发展模式。


成果来源: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作物长势和病害遥感监测技术


  作物长势监测方面,建立了植被氮素、水分、叶绿素、干物质指标遥感反演模型;提出了作物结构参数遥感识别方法;建立了作物叶绿素和氮素养分垂直分布遥感反演模型;实现了区域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遥感监测和预测预报。建立了作物病害光谱特征库,筛选了病害敏感波段,提出了作物病害和干旱和药害的遥感区分监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结合的小麦、水稻和棉花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初步构建了全国县域尺度的作物病害遥感监测和预测预报系统,实现了大面积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报和损失评估。


成果来源: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1.png2.png


中文版 English